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響應以米代金 臺灣省城隍廟獨家「黑白平安米」超吸睛 城隍爺加持護佑 能拜、能吃又能捐,響應環保最創新!

  • 發布機關:臺北市政府民政局

發稿單位:宗教禮俗科
發稿日期:107年6月8日
聯 絡 人:林科長蕙雅
聯絡電話:02-2725-6240
 
臺北市「以米代金」再進化!為了減少金銀紙錢的燃燒量,臺北市政府民政局105年起力推替代方案─以米代金,吸引了北市8家宮廟響應,106年再增加5家,至今已有13家宮廟自行製作平安米,支持這項政策。今年,臺灣省城隍廟也加入響應的行列,獨家製作創新平安米,特別搭配城隍爺治理陰陽、黑白分明的特色,推出獨一無二的「黑白平安米」,除了讓信徒可以替代紙錢外,拜完還可以帶回家與家人一起吃平安,或者直接捐出做公益,新作法展現出宗教勸世向善的活力。
 
臺灣省城隍廟促進祭拜文化與環境保護共生不遺餘力,繼配合紙錢集中焚燒後,今年搭配市府以米代金政策創新推出「黑白平安米」。「黑白平安米」設計別出心裁,包裝上印有城隍爺、七爺及八爺,象徵眾神加持,並以城隍爺掌管陰陽二界、黑白分明的形象為出發,選用臺灣在地白米、黑米,表達對城隍尊神的敬意。祭拜完後,信徒將黑白米帶回吃平安也吃健康,外盒還可加以變化為居家、辦公祈福小物,或也可將米直接捐作公益,幫助更多需要的人。「黑白平安米」可說成功帶入了寺廟文化,同時又將現代文創概念融入,傳統中又帶新穎,相當吸睛!
 
此次的黑白平安米除了創意新穎、包裝吸睛之外,黑白雙色的米取自城隍爺治理陰陽、黑白分明的特色,象徵城隍爺日夜守護信眾。黑米白米一起吃,也象徵調和陰陽,保佑家庭和睦,日日吉祥,四時平安,這項新措施讓信徒除了紙錢外,多了一項祭拜的選擇。
 
臺北市政府民政局表示:追溯古代祭祀的敬奉品,大致分為吃、穿及配件等3大類,到周朝發展出「飲福受胙」的概念,意指祭拜後不焚燒,而是將這些敬奉品拿來分享,象徵吃平安、獲得神明庇佑,「以米代金」即是取自此觀念,敬天之外,又可以分享、食用,響應環保,也能獲得神明的祝福,愛地球、祈平安,何樂而不為!
 
臺北市為了減少紙錢露天焚燒,89年起推動紙錢集中焚燒,而為使信徒有更多的選擇,更於105年起試辦以米代金,用米來替代紙錢,信徒拜完後可以將米帶回家食用,減少紙錢焚燒。臺北市地狹人稠,露天焚燒之空氣污染將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,臺北市政府民政局呼籲祭拜回歸誠心,減少紙錢焚燒,共同為您我居住的環境盡一份心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