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  • 通過AA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
  • 我的E政府 [另開新視窗]
  • 古城門的源起

臺北於1875年(光緒元年)設府,知府陳星聚即著手興建城牆,1884年(光緒10年)竣工,城周圍繞一圈是4.6公里,築有東門(景福門)、西門(寶成門)、南門(麗正門)、北門(承恩門)及小南門(重熙門)五座門,臺北府城出現,「城內」遂成為專有名詞,範圍在今日忠孝西路一段以南,中山南路以西,愛國西路以北,中華路一段以東的區域。

 

  • 東門

東門又稱景福門,建於西元1882年(清光緒8年),比臺北城牆早了兩年完成因為它朝向臺灣北部的重要口岸基隆,負有防禦的重任,同時也是臺北城通錫口(今松山)的孔道。當時城內通往東門的「東門街」就是今天的凱達格蘭大道,如今由於它位在總統府前,成為許多集會遊行的隊伍必經之處,也為東門帶來了無數上鏡頭的機會,可以說是全臺灣人最熟悉的一座城門。

在當年臺北城的5座城門中,東門是作工最為細緻的一座。額題景福門,建築結構和北門很類似,都是在石砌的城座上以厚實的磚牆一直接到屋簷下,宛如牢不可破的方形堡壘。而雙層磚牆之內,則是木造結構。屋頂是四面屋坡的「歇山式」,簡單大方。屋簷下有綠釉空心花磚裝飾,十分典雅。城樓部分於民國55年改建為中國北方宮殿式建築,但石構臺座及圓拱門仍為原有建材,門洞為石條所砌半圓拱,邊框保存有雷紋裝飾,頗具歷史價值。

民國19年的東門,照片中的東門散發典雅細的氣韻,翻拍自文獻會相片圖檔 東門照片,東門前為凱達蘭大道,照片由臺北市觀光局提供

  • 西門

城門已折毀,位置約在衡陽路、寶慶路、中華路、成都路交會路口附近。

臺北府城西門,又稱寶成門,由於連結艋舺商圈,因此取「寶物成就」之意,盼維持艋舺的流通與旺而得名。 起工於1879年正,竣工於1882年三月,拆除於1905年,為臺北府城唯一消失的城門。 此除臨近博愛特區外,周圍大部分屬於西區商圈的範圍,包括東邊的衡陽路、博愛路、城中市場等傳統商圈,與西邊的青少年流行商圈-西門町徒步區,因此經常有許多休閒或購物人群經過此一帶。

寶成門一帶,在城門拆除後的今日依舊是臺北西區重要商圈,城門縱使不在,「寶物」依然「成就」。

光緒20年的臺北西門,翻拍自文獻會相片圖檔  現今寶成門舊址石碑樣貌

  • 南門

昔日臺北府城的主門,位於現今愛國西路、公園路口。

南門又稱麗正門,於西元1884年(清光緒10年)完工,是當時臺北府城的主門,因此形制與尺寸是幾個城門中最宏偉的,所用石材來自大直一帶,構工精細、歷久彌新。石額四周採用螭龍圖案,與其它城門均不同,為通往景尾、新店及八甲庄之孔道。

日據初期、日本人搗毀了臺北城的城垣、城廓及西門,南門雖幸運被保存,但卻也因年久失修而日漸殘破,同東門情形,南門城樓於民國55年被改建成中國北方宮殿式的城樓建築,但石砌的城座、圓拱門洞則保持原樣。

照片為光緒34年的南門,正進行拆除城牆工程的南門,翻拍自文獻會相片圖檔 麗正門照片,以其宏偉之姿,矗立在車水馬龍,綠葉夫蔬的台北街頭,照片轉載自臺北市政府民政局出版品臺北市古蹟簡介

  • 北門

重要交通貿易樞紐的城門,位於現今忠孝西路、中華路口。

臺北府城之北門又稱承恩門,是早期城內通往大稻埕一帶的主要孔道,門有2層樓高,城樓採用厚實牆圍起的封閉形式,宛如一座堅固的堡壘,2樓前後只留方形和圓形窗洞,便於監視防禦。北門上有橫額題:「巖疆鎖鑰」在日據時期拆除,今已移至北門之前方空地,供人參觀。

延平南路正對著北門口,是昔日進出北門的要道,清代稱為「撫臺街」日據時代稱為「大和町通」。

北門是臺北城對外最重要的城門,清代臺北繁華新與的商業區大稻埕,就在北門外不遠,大稻埕藉由淡水河航楫之利,經由淡水與世界接軌,淡水港是當時臺灣最大的國際貿市港口,北門前的忠孝西路則有臺北火車站,現今配合與捷運及高鐵的共構,依舊為重要的交通樞紐。

民國20年臺北北門,翻拍自文獻會相片圖檔 北門照片,臺北市觀光局提供

  • 小南門

由民間籌資興建的城門,位於現今延平南路、愛國西路口。

臺北府城小南門,又稱重熙門,取其「盛世興隆,光煇普照」之意,位於延平南路與愛國西路交會路口圓環上,建立之初作為臺北城內通往板橋、中和的孔道,城內連接小南門街(今延平南路中山堂以南路段,以北則為撫臺街),日據時期屬書院町。

小南門相傳為板橋富賈林本源家族為了避開艋舺的泉州勢力,方便出入臺北府城所捐建,因此相較於其他碉堡式城門,小南門則是唯一的廊柱式城樓。

日據時期,臺灣總督府拆除臺北城垣,城廓和西門,小南門則規劃為圓環綠地,同東門情形,小南門城樓於民國55年改建為中國北方宮殿式建築,而石構臺座及圓拱門則維持原有建材造型。

光緒22年的臺北城小南門,翻拍自文獻會相片圖檔  現今的小南門照片,臺北市觀光局提供